碧螺春 > 碧螺春百科 > 碧螺春历史 >

苏州茶文化与洞庭碧螺春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苏州是个神奇的古城。它有被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 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从文 化层面看: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

苏 州人生活讲究品质,这点从当地的特产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是丝绸发源地,从古到今盛产优质丝绸。除了旗袍古装和蚕丝锦被,就连丝绢团扇、遮阳小伞都无一例外 地体现出江南人家生活的精致。在丝制品上配上著名的苏绣图案,真可谓是锦上添花。如果不是苏州人心灵手巧,怎么能营造出如此精美的生活?古时如此,现代的 苏州人更善于发现和制造生活中的美,苏州的手工婚纱制作享誉全国,而太湖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更是名冠全球。这些也都体现出现代苏州人对美的追求和缔造。

苏州是一个独特的东方水城。远的不说,就说清代明君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必到苏州小住几日,苏州不只是有历代规模宏大的园林,而且水多,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色不光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作为真龙天子的帝王偏爱有加的理由。

有 好水的地方自然是少不了好茶。苏州占据太湖的大部分水域。太湖畔盛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更是香飘万里。这里温和的气候和优良的水土特别适合绿茶的生 长,当年乾隆皇帝亲自给碧螺春命名的时候或许也没有想到,在历经这么多年之后的今天,碧螺春作为中国的优质绿茶,其品质能出其右者仍是寥寥无几。2500 多年的吴门烟水,孕育了苏州特有的茶文化。清代诗人沈朝初的《忆江南》中称道:“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

“枕河人家一杯茶,传承姑苏千年韵”。说到这里,就让我们以茶文化为线索,走进苏州,体悟这个千年古城创建于清柬的玉露春茶楼也有百年历史的独特韵味吧!

老茶客吃茶是从来不睡懒觉的

苏 州茶文化发端于西汉,发展于东晋南朝,极盛于唐宋,明清独领风骚。茶文化涵盖了选茶、蓄水、煮茶、茶具、环境、情趣等饮茶的全过程。茶道则是体现在茶事实 践中的情趣、意境和精神。苏州历代茶书专著非常丰富,今存28种。有唐·陆羽《茶经》、宋·叶涛臣《述煮茶泉品》、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明·顾元 庆《茶谱》和张谦德《茶经》、清·陈鉴《虎丘茶经刻注》等。

苏州人喝茶的历史不知始于何时,据说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公元650 年), “茶圣”陆羽曾寓居虎丘,专门对苏州水质、茶叶做过研究品评,可见苏州人饮茶、植茶历史的悠久。自古以来,老苏州人就有“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 皮”之说。老茶客吃茶是从来不睡懒觉的,每当晨光微熹的时候,小巷里就早早响起了清幽的脚步声,除了拎着篮子去菜场的“马大嫂”外,就是那批老茶客了。老 茶客“蒲”茶馆是从早上开始,一壶茶沏好,三杯下肚方为心定,于是边吃边聊,东家长,西家短,海阔天空般闲聊,聊得有滋有味,可以说上大半天。“蒲”茶 馆,无非是休闲、消遣、交友、怀旧,茶馆成了老百姓吃喝玩乐的天堂。不知不觉这种曾经被时代节奏所冲垮了的习俗在历经了几十年的社会变革之后,又悄悄地在 恢复。最近几年,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口你会发现一家家茶馆如雨后春笋,家家开得红红火火,这些茶馆不仅让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也令苏州市民趋之若鹜。

苏 州人喝茶一向颇多讲究,不但要茶好,还要水好。苏州人喝茶以绿茶为主,最出名的茶叶要数“碧螺春”了。如今太湖洞庭东、西山所产的碧螺春,已经遍销海外, 成为茶中上品。随着台商投资苏州热潮的兴起,福建乌龙、广东普洱、安徽祁门红茶等也融入苏州,苏州人对茶道开始津津乐道,也渐渐喜欢喝起功夫茶,一种南北 文化交融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江南水乡茶文化。

西杨安浜:那一船茉莉玉兰花

如果你走进苏州山塘古街的另一端,在新民桥和广济 桥之间。可以找到一个“西杨安浜”的不起眼的小弄。但你绝不会想到在这个小弄里,上世纪40年代曾经有过热闹繁华的时期,每日里舟船云集,出出进进,那时 候小弄旁边的河道没有填死,算得上一个忙碌的小码头。早上,花农从虎丘用船载来大批的茉莉花和玉兰花,一船一船、一担一担地运到杨安浜,把花送给沿浜设立 的好几家花行。这里是窨制花茶的基地。原来沿浜有不少大户人家的老式庭院,三四进的很多,后来这些人家逐渐败落了,于是几乎凡是大一点的房子都被茶行购置 或租用。

最盛时期不但杨安浜,连接它的叶家弄、小邾弄,甚至隔河隔马路的山塘街、丹阳码头、潭子里一带也有茶行的存在。大大小小的茶行不 下数十家,比较大的有广盛、永丰、又新、协和正、协源祥、源丰积等,他们的老板多数是徽州人,以方姓和吴姓为多。茶叶本来多产于黄山,也许是人杰地灵的缘 故,茶行的制茶工人也都是徽州人。苏州人多饮淡茶(绿茶),花茶主要销往此方。据说抗战前,花茶窨制是在福州。福州的茉莉花不用盆栽,直接在地上种植。当 时花茶都从海上用轮船装运,运到天津、青岛等地,然后分散到北方各地。日本侵华后,上海、苏州先后沦陷。海上交通断绝,上海已不是花茶出口唯一口岸,于是 花茶的窖制转移到苏州。

苏州虎丘的花农也蜂拥而起,家家种植,虎丘山附近一带,几乎成了花农的天下,到处都可看到茉莉花和玉兰花的盆栽。 随着杨安浜茶行的兴起,北方茶客到苏州来采购花茶的越来越多。他们中,最大的属天津帮和济南帮,其次则以青岛帮和营口帮较为知名。天津帮和济南帮所以居 首,是因为花茶都是先运到天津和济南的集散地,必须先由他们经手。那时,天津最大的茶商客户是正德兴茶庄和成兴茶庄,济南大户是以“祥”字号为首,如福祥 茶庄、泉祥茶庄等。他们在津济一带都非常驰名,当然也很有实力。

但是他们始终只做采购和贩运,不遑他顾。独有营口帮,眼见徽州人开的茶行 愈益兴旺。那些老客,因为本来就是行商,于是也就盘算自己在苏州扎根落户。他们索性也自办茶行,招雇徽州工人,另灶起火,从而打破了徽州人的一统天下。茶 行的兴起,带动了花农以及其他有关行业,最使人摸触得到的则是附近住户的变化。小户人家的女性,不管是姑娘、妇女、老媪,向来是清贫而闲散,如今,茶行要 召人拣茶叶,拣多少给多少工钱,这就使她们既有了生计出路,也稍减了空虚无聊。她们四个人一块拣板,坐着小板凳,每人一个小篓子,挑拣茶梗、茶片。手不 停,难免嘴不停,于是有了情感交流。每家茶行都有几十块拣板,确实养了不少临时工,有的快手也会得到相对来说较为客观的收入。

这样一来,为她们服务的小饭馆、小摊贩,都把西杨安浜作为好去处,喧嚣异常。运输行业自然也随之有了生意可做。因为茶叶是贵重货物,一箱高级花茶价值连城,最好有人专门经营,因此派生出专业运输茶叶的公司。最早的有瑞泰恒、大安,后来又有久和、正源等。

但 当年繁华异常的茶码头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就连河道也在城市改造的时候统统填平,这次带着相机来到西杨安浜,能看见的就只有一个三五米宽的小弄,当年的繁华 也只能从年长的老苏州人的言谈中想象而已。带着一点点失落用照片记录下这块没有一点痕迹的“遗址”,却始终无法想象我现在脚踩的这块土地上当年上演的辉煌 和繁忙景象。回到市区,到处都能看到年老的阿婆们手持竹篮沿街叫卖茉莉花的剪影,于是用相机定格下来,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苏州花农种植茉莉花的一个缩影。

苏州茶,文化味

苏 州茶文化有它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悠久的历史沉淀赋予苏州文化独特的魅力,苏州是古城,又位于太湖之滨,被人们称为东方水城。再加上它又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自2500年前名士伍子婿建城以来,这里聚集过很多的文化名流。且不说流动在茶馆馆驿中的四方名士,就是在苏州修建园林安家落户的官宦之人,也大多为饱学 之士,例如陆机、陆云、昭明太子萧统、韦应物、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启、文征明、冯梦龙、金圣叹、沈周、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等,他们无疑是苏州 文化的推动者,同时也为苏州的文化发展引入了多方元素。

江南吴文化的“清饮派”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吴人从上古 时期起,就显得秀慧、细腻、柔和、智巧与素雅。苏州的茶文化也随着吴文化的繁荣而不断建立。精致绝美的吴文化思想成为茶文化的主导思想,因此苏州茶文化讲 究清新自然,反对过分加工,一直以来都是“清饮派”的主要倡导者,尤其是从明清到现在,苏州产的绿茶都是以品饮自然茶香为最高饮茶境界。对茶的制作和加工 也力求完美,这一切使得本地的虎丘白云茶和太湖碧螺春跻身名品之列。

古时苏州的茶馆就有戏曲歌舞助兴,其中昆曲和评弹在现在的苏州茶馆中都有保留,这些纯文化的艺术形式向茶文化的介入是苏州茶文化的一大特色,而这些都体现出苏州茶文化和吴文化的完美结合。

茶VS现代餐饮

近 代,苏州的茶文化伴随着餐饮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茶文化和餐饮文化的完美结合。现在的苏州茶馆中大多数大型茶馆都以茶餐著名,比如号称“苏州人的茶馆”的 苏州水天堂茶馆、钱塘人家茶楼等。再早一些的老字号,除了经营茶以外,也大都附带销售茶点,例如干果、水果、经典地方小吃等等,创建于清代的老字号茶馆“采芝 斋”,甚至以经营茶点为主,形成茶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苏州人喝茶注重休闲和享受,这点和闽、粤等地不同。尤其是现在,一般喝茶的人们 对茶的种类和品质已经不是很注重,很少带着研究的心态去细品,但是他们却把休闲放在了第一位,闲暇时间约几位好友一起到茶楼小坐,喝茶的同时吃干果也吃水 果,再配以当地特色小吃和糕点,即便是坐上一天回来,也不觉得饥饿劳累,确是一番享受。

饮茶成习俗

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 苏州的茶文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细细品味,就像欣赏苏州的一街一巷、一桥一塔、半山半水、半园半亭。茶圣陆羽于唐贞观年问(公元627年~公元650 年)曾寓居苏州虎丘,对苏州水质、茶叶做过研究,经他提倡“饮茶成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为一业”。可见,苏州饮茶、种茶习俗已有久远的历史。

旧时,苏州水灶茶馆随处可见,每当晨光熹微,人们就在茶馆相聚。茶馆也兼作书场,人们不但可以在此品茗休息,还可以在此对弈、听评弹。茶馆也是商人洽谈、小贩集散歇脚、市民交流社会信息的场所。茶馆是苏州民间一项文化内涵异常丰富的民俗事项。

苏州人在定亲、嫁娶所送的彩礼中,茶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相传茶籽落地后不可移植,彩礼中必有茶,象征永结良缘。苏州人在喜庆的日子沏茶相敬,特别在春节期间,在茶中放入两枚青果(青橄榄),称之为“元宝茶”。

如是迎亲或送亲,亲家之间在茶水中加入些糖,以祝新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甜甜美美,这就是“糖茶”,现在。一般是用莲心、红枣、小圆子、红绿丝等制成的甜点来招待客人。立夏日,孩童流行穿百虫布衫,坐七条门槛,吃七家茶,茶叶索自左邻右居,据说可免疰夏。

苏州人还以茶叶入馔,用旺火文火煮的“茶叶蛋”,街头小巷,处处可见,香气四溢,美味可口,犹如当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的景象。

苏州名茶录

苏州城位于太湖之滨,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优良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茶叶,尤其是绿茶的种植,再加上苏州人历来心灵手巧,制茶的技艺也堪称一流。尤其是清代太湖名品“吓煞人香”被乾隆皇帝发现并御赐“碧螺春”之名列为贡品之后,苏州绿茶的地位就一路攀升,为人们所看好。

碧螺春

碧 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 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太湖水面上水气升腾,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吓煞 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公元1723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 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 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阴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害 茶味,陶;台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茶树、果树相问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 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 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 “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 鲜爽生津。”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 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 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岩茶

云岩茶,属绿茶类,曾与碧螺春和龙井茶相媲美,云岩茶在宋代称为虎 丘白云茶。由于“白云”现已被他人注册,故改名云岩茶。干茶黛绿含翠,微显玉泽,隐约白毫,几不可见;茶形颀平,若试剑页岩,时见拷扁斫断,并不完整。茶 香幽远,茶叶采摘于谷雨时节,因为产量非常稀少,年产仅20余公斤。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数亩白云茶园被剔除殆尽,一代名茶从 此销声匿迹。虎丘山风景区管理处为恢复失传400余年的“白云茶”,两年前从碧螺春产地引进近万株与当年白云茶树种相同的茶树,栽种于虎丘的10亩茶园 中。

茉莉花茶

苏州茉莉花茶也是我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苏州茉莉花茶,约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公元1736年) 已开始发展,距今已有250年的产销历史。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它作为制茶的原料。1860年时,苏州茉莉花茶已盛销于东北、华北 一带。苏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坯、配花量、窨次、产花季节的不同而有浓淡,其香气依花期有别,头花所窖者香气较淡,“优花”窖者香气最浓。

苏州茶馆:说书、评弹、茶会

茶 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茶馆的推动。苏州的茶馆起步较早,尤其繁荣于明清两代。那时候只要没有战乱的影响,苏州人都好泡茶馆,好友聚会也好,商谈事情 也好,都把茶馆当成一方宝地。再加上旧时的水灶(苏州人习惯叫“老虎灶”)茶馆消费比较低廉,除了邻近居民早晨起来喝早茶聊天以外,出门忙碌的人们路过茶 馆也喜欢歇脚聊天,缓解疲劳,把它当成休息打尖的地方。和京城的茶馆相比,苏州茶馆显得更加亲民。茶馆的经营者也是多平民,少商贾巨富。在那个时候,普遍 认为茶馆是穷人的产业而已,或许也正得益于此,苏州当初的茶馆星罗棋布,繁荣异常。

除了这些大众化的茶馆,富人们也有自己喝茶的去处。在 现在看来这些地方也属于茶馆,但当时分别被称为戏院和书场。戏院搭台唱昆剧,因为过于高雅而只为文人官宦所青睐,当然环境和消费也属于高档场所。书场布局 实际上和茶馆差不多,只是更为干净和高档一些,演出苏州特色曲艺——评弹。白天说大书,晚上唱点弹词。因为其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所以比戏院更为普遍。

苏 州人的茶馆文化中,虽然没有正宗的茶道,但旧时老茶馆堂倌的沏茶功夫也是独树一帜的。他们手里托一壶茶,手指间还夹着小茶碗,茶碗上面还能叠茶碗,真像杂 技表演一样。以前苏州人喝茶喜欢用青花瓷茶碗,这种茶碗上有茶盖,下有茶托,堂倌们不仅能在手里叠着拿,连手肩弯里也能放上几碗,连叠带拿,一只手可拿到 十几碗茶,令人叹为观止。冲茶时他们提起分量不轻的大铜吊(苏州的一种烧开水用的大水壶),手臂不抖不晃,开水倾入茶碗里,所谓滴水不漏。铜吊起落,动作 麻利, “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边冲边口中念念有词道出各式“招式”。可惜这些老堂倌们的一套绝活功夫今天已基本失传,要不苏州的茶馆一定会更加 热闹。

苏州茶馆业历史悠久,茶馆兼营书场。茶馆内还有各界人士的大小茶会,形成苏州茶馆的地方特色。

苏州茶馆的另一特色是在茶馆内不但饮茶配有各式茶食,还有各式小吃提篮小卖。

茶馆经营书场,明·李玉《清忠谱》已有记载。清代苏州茶馆书场已有数十家,宫巷桂芳阁、阊门外湖田堂、引凤园、临顿路清河轩、道前街雅仙居、东中市中和楼、封门横街椿沁园、山塘街大观园、濂溪坊怡鸿馆等。都是历史较久的老书场茶馆。

苏 州茶馆除商人外,社会各界几乎都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茶馆,各色人等每天相聚,吃茶议事或聊天娱乐。太监弄吴苑深处茶馆最大,占地3000余平方米,茶客日逾 千人,进门堂口聚旧货商,楼上是木业和建筑业,挂落前是流氓聚首处,挂落后是报业界人聚会处。四面厅设红木茶座,茶客多为苏地名流、绅士和艺术家,爱竹居 为省议员及地方碰头处,活雨楼是教师、作家茶座,周瘦鹊、范烟桥、程情常在此聚谈,一个吴苑深处茶馆,几乎成了苏州社会的缩影。

另有彩云楼的象棋会、玉露春的斗蟋蟀会,观前汪瑞裕茶号(今为苏州春蕾)特设茶楼,凡购其茶叶者,免费品茗“松萝茶”,《大光明报》主笔顾益生、姚啸秋、梅晴初、夏有文常常驻其三楼茶座,吃茶编报。

苏州三万昌

三 万昌——始创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的茶叶老字号,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创始人为苏州人氏盛尧明。字号“苏州三万昌”,意喻为“绵绵不绝,繁 荣昌盛”。苏州三万昌茶馆原址在玄妙观观音殿右侧,三开间门店,后面一进直通大成坊巷。所以苏州人有“吃茶苏州三万昌,撒尿牛角浜”之说。茶馆内设近百张茶桌,兼 作书场,可同时供数百人品茗、听书,其乐无穷。

1999年,茶业人士张建良先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从事茶叶行业1 O多年)为了重树苏州茶业旗帜,弘扬中国茶文化,在苏州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巨资重新树立起“苏州三万昌”这个苏州百年老字号金字招牌。

如今地处苏州古城区观前街闹市中心的“苏州三万昌”,门店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茶:有康熙御赐的洞庭碧螺春、冠绝全国的西湖龙井、蜚声海外的黄山毛峰及高级铁观音、陈年普洱茶等数百个品种。

20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的苏州三万昌茶楼地处苏州观前街玄妙观对面,是各行业谈行情、讲新闻、交流信息的活动场所,也是市民品茗赏景、聚友休闲的好去处。 “喝茶买茶苏州三万昌,百年老店苏州三万昌”已经成为苏州百姓家喻户晓的一句话。

苏州采芝斋

苏州苏州采芝斋创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由金荫芝在苏州观前街设店起家,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由 于经营重点的偏移,苏州采芝斋茶楼的面积目前不是很大。但作为老字号的茶馆,还完整地向人们展示它的存在。走进茶楼,墙上挂满了各类“荣誉标签”,这些老照片 记录了老字号的一种骄傲和自豪。而大厅的布局装修偏向田园色彩,以追求自然为主要格调。每天晚上都聘请评弹艺人来茶楼演出。在这里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听优 美的评弹曲调,的确是一种享受。

苏州采芝斋的传统产品分为苏式糖果、苏式糕点、苏式炒货、苏式蜜饯、苏式咸味5大类,300多个品种,1000多个包装。其中松仁糖、粽子糖、虾籽鲞鱼、虾籽酱油、奶油瓜子、枣泥麻饼、芝麻酥糖等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苏卅l特产。

苏州春蕾茶庄

苏州市苏州春蕾茶楼(庄)是众多老字号中的一颗明珠,其前身是“江瑞裕茶号”。它和苏州三万昌有点类似,以茶庄兼做茶楼为营业范围。面积虽小但茶品种却不少,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名茶在这里都有销售。在茶楼喝好了,再到楼下对号买一些带回家,可谓一举两得。

200多年来,汪瑞裕茶号的元老及其后人,坚持诚信经营,勇于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和服务水平,使茶庄经久不衰,居苏州茶叶界百年老店之首。

如 今,苏州春蕾茶庄主要经营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茉莉花茶、杭州龙井、福建乌龙、祁门红茶、云南普洱、安吉白茶、信阳毛尖、雪水云绿、黄山毛峰、虞山绿茶、宜 兴毛尖、云南苦丁茶等,兼营各式袋泡茶、花干、减肥茶、宜兴茶具、台湾茶具等,可谓名茶荟萃,应有尽有,任君选购。公司目前在中华名街、观前街和石路开设 两家经销店及一家茶楼,同时新开若干分店。

苏州水天堂

苏州水天堂茶馆是苏州水天堂企业的第一家子公司。也是苏州营业面积最大的茶馆, 共有4层楼面,2000多平方米。茶馆内青砖黑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进去便是浓浓的吴文化,消费形式更是新颖,48元每位的纯自助方式,各式各样的 久已失传的苏州小吃、蜜饯瓜果,可以让你在里面泡上一天,听评弹品昆曲,会友人谈生意,闲闲散散,清清雅雅,既符合现代人的休闲要求又满足苏州特有的从文 要求,苏州水天堂茶馆自然在苏州一炮打响,苏州水天堂的品牌也开始在苏州深入人心。

苏州水天堂经营者以他们独到的目光和苏州人的家乡情结。开出了一家 以苏州茶文化为主调的苏州水天堂茶馆。这家开在茶文化味道最浓的十全街上的茶楼,当时也是苏州最大的茶馆,共有4层楼面,2000多平方米,茶馆内青砖黑瓦,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进去便是浓浓的吴文化,消费形式更是新颖,48元每位的纯自助方式,各式各样的久已失传的苏州小吃以及评弹昆曲,闲散,清雅,既符 合现代人的休闲要求,又满足苏州人特有的人文要求。

对于挖掘苏州传统茶文化,苏州水天堂颇具匠心,请来了一些已隐退江湖的苏州点心大师,推出 了许多已失传的苏州点心。苏州水天堂用苏州茶文化推出自己的经营特色,在文化上与苏州市民找到了共鸣,同时也找到了知己。另外为传承旧时苏州茶馆特有的文化氛 围,苏州水天堂身着宋代服饰的“堂馆”会将热气腾腾的牛肉锅贴、生煎馒头、鸡鸭血汤、海棠糕、定升糕、南瓜团、汤圆、小馄饨等轮番端来,任你享用,一个人在这 里花上48元可以泡上一整天,这贴近市民大众的消费,在苏州大受欢迎。

苏州钱塘茶人

苏州钱塘茶人,是中国国内最大规模的连锁茶楼品牌,被誉为中式茶楼里的“星巴克”。目前在中国30多个城市有直营店与加盟店。

钱 塘茶人首创于苏州。它是一家自助式茶楼。50元人民币的最低消费,您可以选择一杯中国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及其他特色茶)的同时,在自助餐台上任意 取食数十种茶点、菜肴,还可以在现场加工区等候现烹现制的各类中国传统小吃。在这里,您可以享受悠闲的时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氛围——苏州钱塘茶人的每一家 店都拥有唯美的环境,将“古典文化的时尚载体,时尚文化的古典表现”装修理念表现到极致。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唐古典建筑元素的佛像、花窗、砖雕、 宫灯、古玩的细腻柔美与钢材、玻璃、水泥、不锈钢、马赛克等现代建材的硬朗冷峻相互呼应。

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最大程度的时空想象,充分展示了设计师对中国文化审美境界的独到理解和写意化的发挥与表现。

钱 塘茶人给人的感觉是专门做给崇尚文化的人的茶馆,从设计到布局无不体现出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就拿评弹台的搭建来说吧,也是和别处不一样的,半圆形的台子 显得很宽敞,对着观众的一面用垂帘相隔,其声婉转悠扬,而人却若隐若现,一种典雅的韵味就通过这个小小的个性化布局给体现出来了。据说老板是专业的策划大 师,难怪想得如此细致。

苏州的茶食糖果——有茶必备点

苏州糕点、糖果(包括蜜饯、炒货)业,亦称茶食糖果业,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继承、创新于现代。

“有客必敬茶,有茶必备点”早已成为吴俗礼节,自古以来苏州的老茶馆,两个必备要素,一是饮茶必备各式茶食糖果、瓜子、蜜饯,糖果以果盘托上饮茗,品茶食;二是评弹,老茶馆的评弹也是必不可少的。

“故 例,以茶款客,必佐以细碟敬事,内设糕饼之属,故谓之茶食”。苏州茶食正源于吴地这种礼俗。明清时期,苏州食品已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苏式系列。经营茶食的 商铺遍及苏城,并涌现出一些著名商号和名特产品。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吴门表隐》记有悦来斋茶食、安雅堂鲍酪、紫阳馆茶干、野 荸荠饼饺、小青龙蜜饯、黄埭饼、徐家弄口腐干。

清末,苏州茶食业著名商号(古城区)有稻香村、苏州采芝斋、叶受和、野荸荠、王仁和、赵天禄、如意斋、万隆顺、会丰、紫阳馆、杏林村、益冒尧、春阳泰、老如号等。

民国初年,茶食糖果业开店增多,民国四年(1915年)谷香村、一品香、桂香村、王裕丰、添禄丰、协丰泰、方同茂、悦来芳、采芝春多家开业。

直至目前苏茶食糖果业的老字号产品已是闻名全国、畅销国内外。

苏州是个美丽的千年古城,独特的吴文化演绎出这里独特的茶文化。再加上又是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的产地,于茶来说,它是不容被忽略的一个城市,这期的品城栏目记者专程故地重游,用相机和笔描绘出这个城市独特的茶文化,力求详细地为大家展现出苏州的茶文化和茶历史。

总 体看来,苏州的茶文化演变速度是相当快的,比如当年的老虎灶茶馆已经因为环保问题被当地政府所取缔,除了老字号的茶馆以外,新兴的茶馆也追随周边发达城 市,比如上海和杭州等地逐渐和餐饮结合,那种复古的感觉毕竟没有以前那么明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一种遗憾。再就是苏州茶文化中似乎找不 到真正的茶道,休闲意识的浓重使得这一代年轻的茶客们少了一点对茶的那种虔诚。但有弊就有利,起码现在苏州蓬勃发展的茶馆业也是一件好事。钻研也好,休闲 也罢,茶道贵在平和,通过喝茶,通过茶文化能感受到快乐那就是收获。

除了这些,苏州自身的茶文化特点也值得苏州人骄傲,例如茶点,例如评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如果有机会,希望您也可以到苏州看看,领略一下在茶馆里品茶食听小曲的那份快乐!

官网微信客服 官网QQ客服

微信客服:13859366756微信公共号:zhengshancha

官网客服QQ:5131798 官网淘宝店:egoll.taobao.com

碧螺春 > 碧螺春百科 > 碧螺春历史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